省级期刊

中国古典学杂志

期刊级别省级期刊

影响因子0.00

期刊类别文学

  • 主管单位: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
  • 主办单位: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
  • 国内刊号:-
  • 国际刊号:-
  • 创刊时间:2020
  • 出版地区:北京
  • 期刊类型:文学
  • 发行周期:半年刊
  • 复合影响因子:
  • 综合影响因子:

收录类型

知网收录(中)

期刊荣誉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
期刊简介

《中国古典学》创办于2020年,主要栏目有考古发现、经典研究、历史探索、文化解读等,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,了解最新趋势。是一份专注于古代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多方面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。它致力于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,提供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,并推动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。该杂志涵盖了广泛的课题,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到明清小说的发展,以及书法、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赏析。

主要栏目

考古发现、经典研究、历史探索、文化解读等

收稿范围

1. 古典文献研究

  • 古代典籍的校勘、注释、翻译与研究。

  • 出土文献(如竹简、帛书)的整理与解读。

  • 古籍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。

2. 古代思想与文化

  • 儒家、道家、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研究。

  • 古代礼仪、音乐、艺术的文化内涵。

  •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关联。

3. 历史与考古

  • 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与人物研究。

  • 考古发现与古代文明的关系。

  •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。

4. 语言文字学

  • 古代汉语的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研究。

  • 文字学(如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)的发展与演变。

  • 方言与古代语言的比较研究。

5. 文学与艺术

  • 古典诗词、散文、小说的文学批评。

  • 古代戏曲、绘画、书法的艺术分析。

  • 文学史与艺术史的跨学科研究。

6. 哲学与宗教

  • 古代哲学家的理论体系与影响。

  • 佛教、道教等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与融合。

  • 民间信仰与宗教艺术。

7. 教育与传播

  • 古典学问的现代教育方法。

  • 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体中的传播。

  • 国学热的现状与反思。

8. 比较与跨文化研究

  • 中外古典学问的比较研究。

  • 中国古典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与接受。

  • 跨学科视角下的古典学问探索。

杂志格式要求

一、基本结构要求

  1. 标题

    • 中英文对照,简明扼要,不超过20字。

    • 避免使用缩写或代号。

  2. 作者信息

    • 署名作者需提供中文姓名、单位全称(至二级部门,如“XX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系”)、所在城市及邮编。

    • 通讯作者标注“*”,并附邮箱和联系电话。

  3. 摘要与关键词

    • 中文摘要:结构式摘要(背景、方法、内容、结论),300字以内。

    • 英文摘要(与中文对应):包括标题、作者姓名(拼音)、单位英文名称。

    • 关键词:3~8个,中英文对照,优先选用《中国古典学主题词表》中的术语。

  4. 正文格式

    • 研究论文:按“引言(背景与目的)→文献综述→研究方法→研究内容→讨论→结论”顺序撰写。

    • 综述:需体现系统性,包含研究进展、争议问题及未来方向。

    • 书评:需附原书出版信息及作者简介。


二、具体格式细节

  1. 文字与排版

    • 中文使用宋体,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,字号12磅,1.5倍行距。

    • 正文层次标题用“一、(一)1.(1)”分级编号,左顶格。

  2. 图表要求

    • 表格:采用三线表,序号按“表1、表2”排序,中英文标题置于表上方。

    • 图片:清晰原图(分辨率≥300 dpi),格式为JPG/TIFF,序号按“图1、图2”排序,中英文标题置于图下方。

    • 图表中数据需与正文一致,避免重复。

  3. 引用格式

    • 采用脚注或尾注形式,引用古籍需注明版本、卷次、页码。

    • 现代文献参照《GB/T 7714-2015》标准。


三、伦理与声明

  1. 原创性声明

    • 稿件需为原创,未在其他刊物发表。

  2. 基金标注

    • 注明资助项目(如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No. XXXXXX)”),置于首页脚注。

  3. 作者贡献声明

    • 明确各作者贡献(如文献搜集、数据分析、论文撰写等)。

联系方式

地  址: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2号

邮政编码:100871